1.书名:《历史的深度》
作者:金冲及, 李怀印等著

推荐理由:
历史的选择是如何做出的?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因为历史背后的发展逻辑拥有超乎人们一般想象的复杂性。本书透过讲述从晚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重要历史进程中一些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提供宏观、中观、微观三种视角,以点带面,带领读者重走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在历史深处提升读史境界。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索书号: K250.7/57
馆藏地:三楼嘉庚新书018架
2.书名:《坚韧的中国:1840年以来的回顾与眺望》
作者:董少鹏, 窦国庆著

推荐理由:
本书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潮头,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和历史观、国际观论述,回顾和分析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以战略视角分析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关系及演变逻辑,将历史思维、经济思维、战略思维融于一体,展开一部中华民族不惧艰辛,昂扬奋斗,开放包容,与各国人民一道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阔历史画卷和发展愿景。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索书号: K25/39
馆藏地:三楼嘉庚新书018架
3.书名:《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作者:罗志田著

推荐理由: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全书跨越思想史和社会史的学科藩篱、通过探讨近代大变局中传统的中断与传承、中西文化竞争的特异,思想衍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等各层面的多元互动,揭示近代中国社会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丰富特性。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索书号:K250.7-53/8
馆藏地:三楼嘉庚新书018架
4.书名:《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作者:李怀印著

推荐理由:
一部视野宏大、新见迭出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本书聚焦地缘政治、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三个关键因素,全面论述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探寻现代中国形成的独特路径。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K250.7/44
馆藏地:三楼嘉庚新书018架
5.书名:《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作者:(美)柯文著

推荐理由:
本书先后着重讨论了近代中国在政治、思想、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涉及的美国当代史家、学者一百二十余人,对其中的代表人物进行了详细评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索书号:K250.7/20
馆藏地:三楼嘉庚新书018架
6.书名:《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作者:陈旭麓著

推荐理由:
本书研究了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从经济、政治结构,到城乡基层组织的变化。探讨了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及其外部因素影响下导致的社会习尚的改变。考察分析了深刻影响社会上层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作者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近代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历史图景。
出版社:三联书店
索书号:K250.6/24
馆藏地:三楼嘉庚新书018架
7.书名:《年代记忆:中国近代意识的形塑》
作者:李天纲著

推荐理由:
本书以时间为线,选择重要年份入手,解析对中国近代历史走向有深远影响的事件,以此串起一部中国近代史。作者试图打通清末民初,从“中国现代性”的全新视角讲述中国近代史,把中国近代史从王朝统治史以及没落士大夫、“军绅”官员和激进民族主义者的叙述视角中拯救出来,还原一部民众的历史。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 K25/30
馆藏地:三楼嘉庚新书018架
8.书名:《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作者:胡绳著

推荐理由:
本书是中国著名哲学家、近代史专家胡绳先生的成名作。作者以宏大的叙事手法,较为全面深入地研讨了1840年鸦片战争到20世纪20大革命前夜的中国政治,对于这段历史给予了非常个性化的解读。作者在本书中所要说明的主题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如何在中国寻找和制造他们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反动统治者与中国人民对待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不同态度,以及一切政治改良主义者对于帝国主义者的幻想曾怎样损害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等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索书号:K25/45
馆藏地:三楼嘉庚新书018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