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厦门大学嘉庚图书馆门户网!
图书馆Logo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特色资源  嘉有新书  2025新书特别推荐

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位“中国迷”!


北京时间109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获奖语是:“因其引人入胜且富有远见的作品,在末日般的恐怖中,再次彰显了艺术的力量”。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他是谁?】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出生于1954年,匈牙利著名编剧和小说家,代表作品包括《撒旦探戈》《反抗的忧郁》《战争与战争》等。他与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合作完成包括《撒旦探戈》《伦敦来客》《鲸鱼马戏团》等多部电影,影响深远。

获奖经历1993年获德国年度最佳文学作品奖、2004年获匈牙利科苏特奖、2015年获布克国际奖、2014年获得美国文学奖、20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


【以世界笔,写中国心: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中国情怀】

初见中国即倾心,让家人改用筷子1991年,拉斯洛以记者身份第一次造访中国,写了一本游记体的短篇小说集《乌兰巴托的囚徒》。拉斯洛很崇拜中国文化,称中国为“世界上仅存的人文博物馆”,他还写过两部关于中国元素的书:《北山、南湖、西路、东河》和《天空下的废墟与忧愁》,这些作品是他与推崇的中国文明的对话。翻译家余泽民与拉斯洛相交多年,余泽民回忆说:“自从拉斯洛前往中国之后,便深深迷恋上中国,回家后还让全家人改用筷子吃饭。不管他走到哪儿,都不忘搜集与中国有关的各种书籍,关心与中国有关的消息和新闻。”

自制“李白诗歌地图”追寻诗仙足迹:拉斯洛在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之后,找到了他最喜欢的那颗星——诗仙李白,他很快成了李白的忠实粉丝。拉斯洛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喜欢他(李白)谈醉酒,谈月亮,谈生活,谈分离,谈朋友——我喜欢他的律动,他无尽的能量,他流浪的心性——我喜欢李白,喜欢这个人。”他的这份喜欢,最终化为一场身体力行的追寻。拉斯洛亲手制作了一张“李白诗歌地图”,将李白一生踏过的山川河流一一标注,而后踏上了这条寻访之路:从曲阜的孔庙,到黄河的波涛,再到西安的古韵与三峡的险峻,他沿着李白的足迹走访了近10座城市。当他亲眼看到李白也曾凝望过的风景时,他兴奋地感觉,自己正与这位千年前的诗人正逐渐靠近。这是对李白的崇拜,更是对中华文化深沉的爱。

中文名“好丘”致敬孔子:匈牙利作家拉斯洛深爱中国文化,不仅体现在身份认同中,也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特意取中文名“好丘”,既呼应其姓氏本意“美丽的山丘”,也借“丘”字致敬孔子。拉斯洛的妻子是汉学家,二人多次访问中国,东方文化成为他创作的重要源泉。他在《下面的西王母》等作品中融合道家、佛教等元素,文字间浸润着“中国味道”。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他既欣喜于发展,也忧虑传统文化的消逝,曾发问:“如果你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渐渐消逝,你会像我一样难过吗?”这份忧虑,恰恰源于他对中华文化深沉的爱。而今天我们对传统的重视与传承,正是对他最好的回应。

 

了解完获奖者的生平和中国情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阅读他的代表作品吧。

 

推荐一

《撒旦探戈》/()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著;余泽民译

索书号:I515.45/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馆藏地:三楼嘉庚新书003


推荐理由:电影大师塔尔·贝拉传奇之作《撒旦探戈》原著小说;著名译者余泽民挑战“不可能”,创造翻译史上的奇迹。一个破败的小村庄,十几个无处营生的村民在阴雨连绵、泥泞不堪的晚秋季节里上演了一出酗酒、偷窥、背叛、做梦与梦破的活报剧。冷漠与麻木残忍地虐杀着一切生机,直至两个骗子的出现点燃了所有人的希望,引领他们迈着周而复始的死亡舞步,走向想象中的光明未来……本书奇妙的结构与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其成为文学史上最神秘的作品之一。

 

推荐二

《反抗的忧郁》/()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著;余泽民译

索书号:I515.45/17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馆藏地:三楼嘉庚新书003


推荐理由:本书是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主人公艾斯泰尔夫人、弗劳姆夫人、年轻人瓦卢什卡等数位人物,开展了一系列碎片化的故事描述,多方面呈现了匈牙利小镇的混乱事件:一头巨型鲸鱼被马戏团运送到城镇上,围观者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动机和意图。不久之后,镇上谣言四起,有消息传称,马戏团的人正默默酝酿着一个邪恶的目的,受惊的市民紧紧抓住他们能找到的任何秩序的表现形式进行批判--音乐、宇宙论、法西斯主义等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