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最新资讯

在“嘉”读书丨人物专访——冯敏飞老师的务实与理想观 日期:2017-10-27

    10月25日下午,作家冯敏飞来到嘉庚学院,为嘉庚学子们讲述中国历史上的15次中兴。许多读者对本次讲座意犹未尽,读者协会新闻部汪琪同学特别于会后对冯敏飞老师做了简短的专访,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冯老师和他的转折人生。

  

以下为访谈内容:

  

Q:您大学是学中文的,后来又去银行工作,那您刚毕业的时候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A:因为我是读师范类的,刚刚毕业我是在乡下教书,然后到党政部门工作,还从事过旅游行业的工作。后来在偶然的机会下,就到银行工作了。

  

Q:那这个跨度有些大啊,这个转折,对您来说会不会算是个挑战呢?

A:我和一帮学生交流的时候,说过一个关于求学和求职的关系:写作是一条通天的路,我还鼓励同学们去写作,这样可以求得一些职业或改变命运,更高的就会寻找到人生的意义。

  

Q:您高考的时候刚好是改革开放,之前一直是左倾、文化大革命,那赶上这么好的开放政策,对您人生来说有什么意义?

A:改变了命运,我们农村出来的青年,如果没有高考的话,就来不了大城市,来了大城市才可以追求向往的生活,所以我觉得当职业能满足温饱以后就要追求精神上的东西。

  

Q:您出了好多金融领域的著作,从事这样的工作除了温饱方面,在精神上有没有得到您所说的满足呢?

A:我在建行工作,说句实话,我对金融确实不精通,后来也没系统的学,但我是从事金融文化的,就是有关宣传、企业文化这些等等,建行对企业文化是非常注重的,我们要统一着装,还要经常检查服务好不好,付出辛苦后业务的品质上去了,成就感自然就会上去。

  

Q:今天讲的书是历史方面的,您也写了不少历史类的著作,您今天也说了不是学术研究去写书,而是用文学的手法来叙述这些故事,看得出您对历史也算比较感兴趣的,那您自己有花过很多时间精力做学术研究吗?

A:我对历史是一种特殊的兴趣,可能是偶然的,也没有专门做学术研究,但是我对历史感触很深。我记得去年在一次新书发布会上我对记者说:读书虽然不能延长我们的生命,但能够丰厚我们的人生。你想想,我们生命几十年时间,才在历史长河中占据很小一段,但通过读历史,几千年以前的事情我都能知道,就等于我也体会过历史了。

  

Q:您不是专门从事史学研究的,那您写下那么多历史类著作有什么契机吗?就是从文风转变到历史方面?

A:没有什么转变,我觉得写小说是写小说,写随笔是写随笔,写随笔为什么说是我的特点呢,主要在于视角不同,我是以比较独特的一个视角,然后用文学的语言写出来。

  

Q:您几年前写过一本故事性很强的一部历史小说《兵部尚书轶事》,我查了主人公的生平资料,但是能查到的史料很少,那你写这本书大多都是虚构的吗?

A:你说得对,主人公的资料是非常少的,我甚至查过他家的族谱,关于他的人名的时间都是空白的,也查过很多的书籍,几乎都查不到他的名字,如果不是有那么多的证据,我真的会怀疑他是不是当过兵部尚书。不过资料少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我可以虚构。就像我另一部《京城之恋》写柳永的,他的一些故事都是传说,没有史料记载。历史小说有两种,一种是人物传记一样的,内容很平实,没有虚构的空间。另一种就是半实半虚型的,这就很有创作的空间了。

    

Q:您今天讲的是《危世图存》,您还写过《中国盛世》,那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有自己的“盛世”和“危世”,针对人生追求、人生理想方面,您有没有什么人生建议送给同学们?

A:求职和求理想要相对结合起来,在求职成功的基础上再来追求职业理想,去追求人生意义。

  

  

采访:读者协会新闻部 汪琪

文字整理:读者协会新闻部 黄婉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