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2 21
您的位置: 

2021年4月25日和朱盈蓓老师共同探索“我们与美的距离”

作者:   2021-12-31



2021年“在‘嘉’读书”读书节系列活动之“阅读·分享”沙龙汇——与名师一起读活动第一期于425日下午在图书馆107成功举办。

本期沙龙邀请到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朱盈蓓老师,与同学们围绕莱辛的《拉奥孔》,对比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拉奥孔在诗歌和雕塑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探讨美的定义和界限,以及为人价值。

该活动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图书馆主办,读者协会承办。来自我校不同专业的50多位读者参加。

朱盈蓓老师,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任厦门市戏剧家协会理事、漳州开发区文联副主席、区作家主席等;国际美学协会、中华美学协会、福建省文艺家协会会员;连续获优秀教学奖10多次,另获教学方法奖、科研奖、教学竞赛奖数次。

活动伊始,朱盈蓓老师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学者朱光潜翻译《拉奥孔》一书该书作者莱辛从比较“拉奥孔”在古典雕刻和古典诗中的不同处理,论证了诗和造形艺术的区别界限,阐述了各类艺术的共同规律性和特殊性,并批判了文克尔曼“高尚的简朴和静穆的伟大”的古典主义观点。

 “为什么拉奥孔在雕刻里不哀号,而在诗里却哀号”朱盈蓓老师以书中第一章标题为线索,带领大家探索了文字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奥秘。诗用语言,语言是按时间的先后直线发展的,所以诗是时间艺术;雕刻与绘画用色彩和线条,色彩和线条在空间并列,且雕刻与绘画是视觉在空间能感受到的艺术,因此雕刻与绘画是空间艺术。随后,老师以格式塔心理为理论依据,论证了拉奥孔在雕刻里不哀号的必要性。老师旁征博引清晰生动的语言表达深深吸引在场的每位同学将大家带入到一个充满艺术和美学的世界之中。

强调非理性、个人主观性是现代美学的思想基础,内心世界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尼采认为,个性是一个人成为人的标志,没有个性的人等于零。评论家勃兰兑斯进一步阐述,无数个没有个性的人加在一起还是等于零。人生是孤独的,我们的终点都是死亡。但是只有以人的姿态,用我们的意识去理解这个世界,我们才能完善自己的价值。

理解是偶然的,而误解是绝对的,但我们应该去理解生命的孤独。本次沙龙中朱盈蓓老师带领我们在认识美的形态的道路上行走,帮助我们缩短与美的距离而这条道路,最终引导我们走向自己。


撰稿读者协会 章洪

摄影读者协会 蒋晨璐



 


电话:0596-6288357;E-mail: jgxylib@xujc.com 
Copyright©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图书馆,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福建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图书馆;邮政编码:36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