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
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贴上特定的标签后,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再将其漂出手,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没有借书证,不需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这种好书共享方式,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
二、活动宗旨
检验读书人的道德底线。图书漂流,流淌的不仅是图书,是书香,是知识、更是传播着诚信,传递着文明。
预期效果:让同学们了解图书漂流活动,激起同学们惜书爱书的情感;让分享书籍、分享思想的信念深入人心,鼓励同学们捐赠书籍。
三、活动主题:阅读·遇见·分享。
四、活动形式:图书馆主办,读者协会承办。
五、活动规则
1、读者可以免费、免手续地取图书漂流专架上的书籍,每人每次仅限一本,一个月之内让自己所持图书回漂。
2、借书的读者有义务爱护书籍,不可随意在所借书籍上乱写乱画或是随意撕毁书页。
3、读者可以通过每本书后所附的“分享心得”漂流卡或便签心语进行思想交流,内容要求积极健康,不可通过漂流卡来辱骂他人或是传播不健康的思想。
4、读者可随时加入图书漂流活动,要求捐赠书籍内容健康且无残缺。捐赠地点:图书馆106读者服务部。
七、前期活动工作准备:
制作宣传海报;制作分享心得卡;制作活动规则海报
留言本意见簿签名笔书架横幅近200册书籍
备注:
(1)统一在图书上加盖馆舍章;
(2)把分享心得卡放于书籍中。
(3)以图书馆为依托,扩大影响,提高活动的档次。
八、宣传工作:
1、制作宣传海报张贴于图书馆门前、食堂门口,
2、在书架旁以海报的形式张贴图书漂流规则、传漂图书流程等。
3、制作“图书漂流活动”屏幕滚动,增加活动影响力。
4、悬挂签字活动横幅于园区宣传。
5、把图书漂流卡放置书里,以书籍变成传递感想的媒介。
九、活动流程:
1、首漂仪式:
时间:3月10日上午9:45
地点:图书馆二楼“图书漂流”专架
形式:
(1)组织发起现场读者横幅签名活动,集体拍照纪念
(2)横幅挂在园区宣传一周
2、活动期间:
(1)书籍摆放在图书馆二楼,张贴海报,写明活动主题,以便同学们了解活动;
(2)放置便签条,以便读者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
(3)每半个月安排人员去统计书籍数量、登记读者感言
(4)活动结束时候收回所有图书,计算回漂率,双方共同总结经验。
3、活动后期工作:
(1)与图书馆一起开展经验交流会,交流心得体会,以便更好改进工作;
(2)在宣传栏上张贴海报,选登获奖的优秀的读者感言;
(3)公布此次活动获奖的人员名单;
(4)撰写活动此次活动的文章,登上读者的感言及阅读量最多的书籍;
备注: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图书馆所有!
让每一本书,都是一段遇见——图书馆携手读者协会举办图书漂流活动
自从艾玛·沃特森在地铁上丢书之后,全世界的图书们开始在路上漂流了,你书柜上的书还安安静静躺在那里,会不会寂寞呢?
3月10日上午由图书馆主办,读者协会承办,以“阅读.遇见.分享”为主题的图书漂流首漂仪式在图书馆二楼漂流书架前举行。
不用借书证,看到喜欢的书可以直接带走,一个月之内看完并让图书回漂。还可以通过书里的阅读卡或者便签条与其他读者进行心得交流。这样有趣又浪漫的阅读分享方式,不仅能结识书友,彼此间相互激励,也让阅读不再孤单。
本次活动的图书均来自历年读者捐赠但无法入藏的图书,共有600多册。活动旨在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为读者搭建一个共享知识的平台,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分享,共同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
活动现场,许多读者驻足停留,了解漂流规则后,纷纷签名表示愿意参与进来。
爱默生说,两个人如果读过同一本书,他们之间就有了一条纽带。图书漂流,让每一本书,都是一段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