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最新资讯

高甲戏走进“嘉”园,师生体验戏曲魅力 日期:2019-12-18

  

  

  

1217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讲座在我校经管大楼201教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国家一级演员、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副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炳聪与我校近百名师生分享高甲戏的起源及表演特色,并现场演绎多个不同人物本次活动是2019在“嘉”读书系列活动之“书山艺境”——艺术进校园活动之一

陈炳聪,国家一级演员、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副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厦门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擅演“高甲丑”,兼能武生,其扮演的《小七送书》把“傀儡丑”的表演继承并有所创新,从艺四十年来先后主演《书剑情》《错搭鸳鸯》《春草闯堂》等剧目;多次荣获福建省戏剧会演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获第8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福建省第7届“水仙花”比赛优秀导演奖、厦门市第5届“金鹭奖”优秀导演奖。

  

  

高甲戏是闽南的地方戏,是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讲座一开始,陈炳聪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高甲戏的起源、发展,以及高甲戏的表演特色

 “高甲戏表演大气、活泼,特别是丑角的表演更是诙谐逗趣,有公子丑的风流潇洒、有破衫丑的灵活跳跃、还有女丑的夸张变形。正所谓‘无丑不成戏,丑到极致即是美。’”陈炳聪老师介绍道。他现场为大家分别表演了公子丑、破衫丑、女丑、拐杖丑、官服丑、以及童子丑等角色,诙谐逗趣的面部神态,加上生动形象的肢体表演,引得现场掌声不断。同学们跃跃欲试,陈老师更邀请两名感兴趣的同学上台学习丑角的几个基本动作。看他们是不是学得有模有样呢?

  

  

除了丑角的表演,陈炳聪老师也为大家现场展示南音独具特色的乐谱,并现场弹唱了一段。讲座结束后,陈老师更指导同学试穿戏服,配上人物角色的行为动作,一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形象便呈现眼前。

  

  

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高甲戏的表演,更是一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以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普及闽南地方戏,既让人印象深刻,又能体验其中,很受师生的喜爱。管理学院2019级袁丹丹表示本次的活动非常有意思,希望能多多举办该类型的讲座。

  


  

讲座结束后,读者协会同学与陈炳聪老师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以下是主要内容:

Q小时候为什么会开始学习戏曲呢?

A:小时候喜欢唱歌跳舞,刚好有剧团来招生,就去报考了。1980年的时候,工作不好找,所以当一个工作机会在面前,就去争取了。一开始也不是特别喜欢演戏,小孩子怎么会特别喜欢演戏呢,看到演戏辛苦都会躲避,只是爱唱歌跳舞,声音条件也较好,比较有灵气,就开始学戏了。

Q:那您对戏曲的情感是怎么样的呢?

A:从小时候的不喜欢,被强迫学戏,到后面慢慢转变为喜爱,因为已经入门了,对高甲戏有了一种情愫,后来就离不开它了,开始做一些宣传弘扬它的工作。

Q:从演员到导演这样身份的转变,您有什么样的体会。

A:首先是非常喜爱,因为做演员是一个个体的表演,如果是做导演就要有广大的胸怀了,而且需要有更多的知识储备量,戏曲综合了灯光,服装,道具等等都要有所掌握才能去驾驭一场戏,还要有对文本的把握能力,这些都需要比较大的情怀。从演员转变为一个导演,需要更大的情怀。

Q:在您学习高甲戏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A:这个说来有点长了,90年代,全世界都在下海经商,我也想赚钱,把生活过的好一点。当时的工资只有200多元。200多元而已,别人下海做生意做老板的,赚的比这多多了,很吸引我,而且当时年轻气盛,我写了两封辞职信,给团领导,但是团领导置之不理,不让辞职。后来我强烈要求,就在一个晚上演完戏后,我的三位师父从12点开始和我谈话,谈到早上6点,挽留我,说我是好苗子,你应该为高甲戏做出贡献并在此一定会有所成就,讲了好多大道理,在那晚后,我就回归了,没有再动过放弃高甲戏这个念头了,死心塌地在高甲戏的舞台上,一待就是40年。

Q:您觉的高甲戏比较有趣的地方在于哪里?

A:有趣的地方在于塑造人物,在演戏过程中,如果能将一个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作为一个演员这就是最快乐的,因为舞台上的人物都是很有个性的,演绎好了就是演员最大的幸福。

  

  

撰稿:读者协会胡娟、图书馆 林雅

摄影:图书馆 周光照

采访记者:读者协会 董俊华、林欣怡

采访整理:读者协会 姚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