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特色资源  在“嘉”读书  2018

我校学子在福建省大学生书评大赛中斩获殊荣 日期:2018-06-27

近日,第二届福建省大学生书评大赛评选结束,我校缪鸿静等6位同学的作品获奖。

本次大赛是由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FULink)发起,以“我的图书馆,我的阅读,我的书评”为主题,旨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发澎湃的读书热情,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在高校中持续有效开展,在全省大学生中形成“人人参与阅读,共建书香校园”的生动局面。

此次大赛自20184月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等省内27所高校的书评作品5600多篇。活动组委会邀请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小组,严格按照字数要求,学术不端检测结果,通过“三审”机制评选出257篇获奖作品。我校图书馆共征集作品31篇,其中缪鸿静同学的《我与地坛》荣获二等奖;杨丽娜同学的《叔本华思想随笔》荣获三等奖;黄宇婧同学的《傲慢与偏见》、林丽云同学的《把他们关起来,然后呢?》、杨丽娜同学的《战争与和平》和陈庆怡同学的《蛙》获得优秀奖。

据悉,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将收录整理并正式出版(优秀奖部分出版全文,部分出版摘要)。书评大赛的举办不仅促进同学们间的读书交流,对于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与鉴赏水平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附:我校学生获奖名单及作品展示

姓名

年级

院系

作品

奖项名次

缪鸿静

2017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我与地坛》

二等奖

杨丽娜

2017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叔本华思想随笔》

三等奖

黄宇婧

2017

人文与传播学院

《傲慢与偏见》

优秀奖

林丽云

2017

人文与传播学院

《把他们关起来,然后呢?》

优秀奖

杨丽娜

2017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战争与和平》

优秀奖

陈庆怡

2015

法学院

《蛙》

优秀奖

  

二等奖:缪鸿静《我与地坛》

大学第一学年,在图书馆陆陆续续读了一些书,其中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就是史老先生的散文集——《我与地坛》。我合上书的第一反应是气馁——这世间的道理,都快被他说尽了。

史老先生的散文,每一篇都蕴含着他对生命的哲思,在他笔下,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位于世界寂静中心的老人,正在试图与整个大自然交感,并且试图与自己挣扎的灵魂进行真诚的对话。

他的文字里始终有一股使人心灵宁静的力量。这股力量拉着你与他同游地坛,逼得你静下心来去看夕阳,去关心身边的一切生命,包括最小的虫子,去思考生与死,去正视爱与欲望。

我们通常将以上这些事看作是浪费时间,我们宁愿花着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迷茫、焦虑、恐慌,或者是一刻也不停歇地追名逐利,却不肯停下来思考。这种盲目使得我们时不时地就会陷入难以名状的空虚之中,当重大的灾祸从天而降之时,我们便更易深陷于自身的软弱之中,无法自拔。

而史老先生却在书中铿锵地说道,生是一件不容辩驳既定存在的事实,死却是一个不必急于求成、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该是多么平静而强大的内心,又可见他是独自捱过了多少个痛不欲生的日子,才最终将苦痛与挣扎化为如此通透的语言来抚慰我们内心面对生死的犹疑、不安、恐惧。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好运设计》这一章节,史老先生通过探索如何设定一个完美人生,最终给出了他的答案,那就是,所谓完美人生,就是珍惜现在有残缺的人生。倘若老天允你天生富贵加之一路顺遂,你便难以明白什么是知足常乐,倘若老天允你天生美貌、魅力无限,你就尝不到爱情的酸涩,进而尝不到爱情的甘甜。倘若老天允你一些不至使你一跌不起的挫折呢?

我恍然间看到史老先生低头看着自己的轮椅在微笑,是啊,他双腿残疾,却没有一跌不起。他遗憾,他也知道自己一辈子都没法踢足球了,可是他对足球的这般近乎偏执的热爱与思念却是四肢健全的人们,包括以前的他自己都无法体会的。

我始终认为,史老先生的伟大之处绝对不是仅凭“身残志坚”一词就能概括的,他只是以一个残疾人的视角,推己及人,以十分真挚的口吻,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思考,而并非仅仅局限于残疾人这一群体,这是他眼界之高,格局之大的表现,也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我想,相比于让人们去同情残疾人这一群体,史老先生更想做的是,让世人明白,残疾人需要的是和常人一样平等权利,这当中也包括平等的爱一个人而不被他人指摘的权利。当然还需要尊重,这份尊重的来源是,我们应该打心眼里明白,每个人都有那么点或可见或不可见的残缺,不存在完美的人,亦不存在完美的人生。

而世事又是那么难料,生命又是那么无常,追求完美的人生势必有缺憾,倒不如将人生当作一场空白的答卷,将余生的苦痛和欢愉当作笔墨,去书写自己独一无二的答案。

三等奖:杨丽娜《叔本华思想随笔》

“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之后在一首诗中如是写道。显然,对于一个不单在语言上是极尽幽默和简练的,在思想上更是为人称道的人而言,这份迟到的殊荣确实不尽人意。

人们普遍地不爱思考,琢磨事情,有时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活着。在叔本华的论教育篇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意识到多年来存在的问题。我曾想到幼时的我们喜欢光着脚在路上嬉戏逐闹,但现在我已经忘了那种最为切实的感觉。因为一旁的大人们总是会满怀关切得告知你,地上很脏、地上很凉和地上有碎玻璃等诸如此类的话语。而后我们心有不甘地穿上了鞋子,在多年后也善意地提醒身边的孩子。于是乎我们渐渐地忘记了在地上光着脚时最为直观的感觉,接受了周遭环境赋予的概念,失去了感觉而小心翼翼地活着。当然,在论教育篇中,叔本华就已经提到“接受教育中的我们,僵硬地吸纳着一堆堆概念,而这些概念上的东西,正好缺少的就是我们自身对概念的直观认知”,因此很显然会出现一种情况,一种完全虚构的人生观通过小说强加给青少年。同时,这种人生观激起他们对生活的期望,但这些期望却又是永远无法实现的,那么这种华而不实的设想在以后势必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很真实得感觉到一点,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很少是能得心应手的。萧伯纳就很明智地说道:“我生来是聪明的,是教育毁了我”。

孤独是永恒的话题,孤独常被视为消极,这是有失公允的。的确我们都渴望着被爱(有时家人的爱我们觉得远不够,朋友的关心又显得无关紧要),我们希望得到爱、获得赞许、甚至被人妒忌,但这些似乎都与孤独形同陌路。“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叔本华很精炼地将孤独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境地。我们也许会把孤独的来源认为是自身精神性质上渴求得到一种认同感,当然如果仅是博得他人的认可,那这种孤独就显得毫无招架之力。孤独的自愈在马尔克斯看来,是在人类脱离出原始自然生活环境后,爱情充当一剂良药。我觉得关乎孤独,叔本华的解释更胜一筹,他把孤独视为人类具有思想天赋的生活,是一种脱离于应付日常生活关系,不单是置身于舞台的演员,更是一种袖手旁观的看客的生活。而个人的特殊性,在于他自我真实性外在体现的程度。一个人若适时依附于他人价值取向和生活状况,他就会很困扰,因为他理念的寄存点随时都在流动。可见孤独不需向意欲卑躬屈膝,它是摆脱人类意欲的获胜者。

上文提到的“意欲”,贯穿着叔本华的思想,在此只能简单阐述下,人类的智力被意欲所奴役着,而人类的痛苦就此而产生。为了生活中的种种需求,智力被迫发挥着作用,得到了诸多的荣耀财富。可在另一面,人类随时都在为自己所做的事懊悔和忏悔,渴望着所获得的而又挣扎着摆脱这种不愉快的控制。那些能摆脱意欲的人(即智力得到了解放),所完成的成了不朽的经典之作,不论在文学上、音乐上还是建筑上。然而那些满足意欲后所完成的作品,也许能流行于当代,却无法流传千古,它们不具有历史意义。

叔本华的思想,用尼采所说的一句话概括再合适不过:一处深林高地——在这里,我们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整个人感觉耳目一新,又充满生机。

优秀奖:黄宇婧《傲慢与偏见》

第一次接触到《傲慢与偏见》是小学的时候。由于对名著的认知过于浅薄,那时的我几乎是为了“读名著”而去“读名著”。我看的第一个版本的是浅显易懂的青少年版,简单的语句除了描述出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爱情的基本发展再无其他。

故事由“英国继承制”着手,讲述了育有五女的班纳特一家,在“继承制”的大环境下,班纳特先生一旦离世,五个女儿和班纳特太太只能得到少量遗产,而剩余多数家产全部归于班纳特先生未曾谋面的侄子柯林斯名下。班纳特太太因而日日惴惴不安,一心想为女儿谋得佳婿,以免后顾之忧。而故事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作为家中次女,饱读诗书且颇有主见,对于母亲的鲁莽和粗俗嗤之以鼻,在面对来自上流阶层的达西先生的傲慢态度仍然不卑不亢,两个人的爱情一直都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长女简的性格相比起直率的伊丽莎白却要内敛许多。与彬格莱先生坠入爱河以后,她的矜持为她的爱情带来了阻力,但好在最后两姐妹的爱情都结得了丰盛甜美的果实。

单就情节而言,《傲慢与偏见》似乎只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而已。富家子弟爱上阶级不同的穷姑娘的故事,在中国现代青春文学中俯拾即是。如果它说是言情小说的鼻祖,那么地位也不至于被后辈抬至如此显位,供世界千万读者一品再品,在两个世纪后的今天依然能够俘获一大波的拥戴者。

后来的我有幸接触到了英文原著作为参照。在看过原著以后,才能够领悟到简·奥斯汀女士文笔的精妙绝伦和行文构架的严思缜密,才能够理解其绝不是凭所谓”浅显的爱情故事“而在世界文学界获得一席之地的。

在我们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往往要把故事放在其创作背景下去阅读,才能够更加切身地体会主人公的心境以及作者想要向后世读者们表达的思想。在19世纪婚恋尚不自由、女性地位较低的背景下,《傲慢与偏见》极具先知卓见地探讨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达西敢于突破阶级差距去勇敢求爱,伊丽莎白不拘于性别束缚的明理果决;夏洛蒂限于现实选择安逸而枯乏的婚姻,莉迪亚认错爱情得到了没有生活保障的婚姻……简奥斯汀女士以达西与伊丽莎白、彬格莱与简作为婚姻的模范标准,又辅以反例来生动切实地表达其主旨:“只有爱情而不考虑金钱的婚姻是不现实的,只考虑金钱而缺乏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这样的观点在当时能够得以提出,不得不令人佩服简奥斯汀女士思想的先进性以及性格的果敢。

作者简奥斯汀女士本人投身于文学,终身未嫁。她的一生本来就是一个女性对于19世纪将女性作为婚姻工具、将婚姻作为生活保障的社会现实了不起的冲击。其作《傲慢与偏见》以幽默辛辣的文笔将每一个人物塑造地丰满立体且风格各异。奥斯汀擅长把自己藏在文字之后,由角色本人去叙述故事,而故事的本身又对于当时的时代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傲慢与偏见》的本身立意并不局限于浪漫的爱情故事,女性的独立,婚姻的自由,这些卓然超前的观点的提出,使其能够在两个世纪的今天依然备受世界读者的推崇。

  

优秀奖:林丽云《把他们关起来,然后呢?》

牢笼不是罪犯栖息地,应该是重塑人生营地。

曼德拉曾援引陀思妥耶夫斯基留下的一句名言:“据说没有进过一个国家的监狱,就无法真正了解那个国家评判一个国家,不是看它如何对待最尊贵的公民,而是看它怎样对待最卑微那群人。”当作者反思美国的犯罪率和再犯罪率不降反升,当她意识到社会上的种族和阶级的不平等投射到监狱,当她追溯了被打上了资本主义烙印美国监狱史,当她走进这群被社会遗忘的人……于是她决定开启一段监狱之旅,在9个国家监狱进行实地考察,重思公平正义与规训惩戒。

不同的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都不相同,但是大都泥足深陷的囚犯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推动作用下,他们大都继续沉沦下去,牧师乔纳森发表了一首短诗:“为了要他们负责,我们夺走一切职责。为了要他们正向积极,我们污蔑轻视,弃如敝履。为了要他们放下暴力,那个地方充满暴力。为了要他们不再逞强,那个地方胜者为王。”对罪犯,我们要把他们当人看,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把他们的底线提高到和人类道德底线一样的水平,而不仅仅是法律底线,监狱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在未看到这本书之前,我确实思考过,为什么人犯了错,关起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监禁”是司法制度中不健全的一环,我们不能奢望把加害者置于高墙之内,就能让他们涤清心里罪孽,救赎自我,也不能让受害者加快愈合创伤。而所有物质赔偿对受害者而言都只是勉强遮住伤口的纱布,若是窟窿呢?那是要用什么来填?

有的时候监狱只是一味安慰剂,他告诉你,坏人都被抓起来关在了里面,你不必恐慌。但是谁又能保证没有潜在的危险隐匿身后,而真正的无辜者却深陷囹圄呢?我们该如何定义坏人和无辜者?作者在南非波尔斯穆尔监狱,见证了历史遗留问题和当代社会弊病相折磨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他在书里称他们是“替罪羊”,她引用了经济学家格伦的话“我们的社会,大家一起塑造的社会,先容许都市贫民区这类激发犯罪行为的环境存在,接着却又施以刑罚。这就好比活人献祭。”人类把罪恶全都塞进一头羊的身体里,将羊推下悬崖就能得到赦免。但是只要还有罪恶,社会就会存在无辜的替罪羔羊,难道不断毫不留情的如此循环下去吗?哲学家托马斯莫尔先生在其著作《乌托邦》里面也提到:“如果你任由别人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从孩提时代就学坏,却又因为他从小习得的言行而施惩,结论不就是你在自己创造坏人却又处罚他们?”虽说遗传因素决定个人犯罪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可是后天环境却是致使犯罪人格发展完善重大因素,所以当社会环境致使犯罪事件发生,却由深受其害的人类来承担后果,是否这就是所谓的正义和公平?当坏人的角色被迫由无辜者扮演,我们该如何去对待他们?是把他们关起来?那然后呢?即使他们最后离开,可是监狱已经冻结了他们的时间,他们已经与社会脱轨,加上他们的身份以及社会的偏见,他们大都是在平静的绝望中等待死亡或者为了活下去再次犯罪,能有多少人带着“污点”快乐的活下去?

监狱这个传统已经存在近千年之久,在这近千年的时光里,它在不断地得到更新与改善,我们不能否认它曾经发挥的积极作用,但是存在的未必就是合理的,它的弊端隐蔽难以发现和剔除。人类历史见证了种族主义者和阶级主义者紧抓着社会结构不肯接受转变,再多的尝试在他们面前或许只是捉襟见肘。牙买加和乌干达以艺术来粉饰太平,泰国女囚贫困无知,笑容存在于戏剧之中,卡坦杜瓦斯监狱只是政治舞台精美一幕,幕后的黑暗谁会揭开去看?民营监狱面临被质疑的尴尬,新加坡“社会复归计划”只是为癌症病患准备的急诊室,挪威尚存温情却也只是少数的理想存在…

改革之路道阻且长,司法正义本就无尽繁复,需不断提高自我标准,投入更多的社会运动,地狱到天堂之路本就是荆棘与血泪铺成的,成功必须灭绝一切犹豫和畏难。我并不像作者一样认为监狱最终会消失,但是我相信它的职能会转变,里面的不是囚徒,而是迟来被重塑的人,给他们力量,让他们卸下(救赎)曾经的罪恶,让他们以后可以挺直腰做人。

监禁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愿社会少些偏见,多些宽恕,更新对他们的认识,这只是第一步。

  

优秀奖:杨丽娜《战争与和平(全四册)》

“他就像刚刚沐浴过一样单纯洁净我说的是精神上的出浴”

“那短短的燕尾服和剪短的头发,就像从浴室里走出来一样。”

最近看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刚开始看书时对于理清主人公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时有一点费劲,我不得不频频打开浏览器检索原著的梗概和主角的故事线。但除此之外我是一口气看完的,跟随着故事的走向和人物的兴衰存亡我的情绪也在不断变化。书中出场人物繁多,几乎每一卷都有人狗带。上流阶层的趋炎附势和惺惺作态,耽于肉欲的美妇和纵情声色的年轻军官,让人忍不住啐道“贵圈真乱”。但在这样的一群人中,总会存在一两个真善美。男主角是一个老实到有点愚钝的年轻伯爵,他本是老伯爵的私生子,但在其过世后依照遗嘱继承了巨额遗产,一下子从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晋升为人人谄媚讨好的贵族伯爵。身份的转换他一时难以适应,在库拉金的圈套下被迫娶了他美貌放荡的女儿海伦。在被绿了n次后他始终毫无作为,唯有一次引狼入室时他气愤地要和对方决斗并侥幸胜利。但他的善不允许他致人死地,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从托尔斯泰塑造的人物里我看到了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性格饱满。没有绝对的善,也不存在绝对的恶人。谁能想到,当初绿了主人公的混球后来还是他的救命恩人。几乎每一个让我恨得咬牙切齿的大烂人最后都做出了与他人设不符的善事。战争是残酷的,国破家亡时很少有人会再固执于自己的物质和权势。眼见亲朋好友相继牺牲,爱恨情仇也变得不值一提。我很难说得清故事的结局是不是一个happy ending,大团圆固然是好的,但是失去的呢?那些为祖国为亲人奉献生命的人呢?俄国从法国的侵占下重获新生,太阳照常升起,但此时的莫斯科已是一片废墟。

文章开头我写到两句话,是女主公和另一位女性谈及经历过战乱后的男主时说的话语。

故事开始时,男主善良单纯但羽翼未丰。

故事结束时,男主善良单纯且羽翼已丰。

他经历过噩梦一般的岁月并得到救赎,他的善良不再只是无知。所以当我读到“他就像刚刚出浴过一样单纯洁净”时,我仿佛看见了一个浑身散发着透明光芒的人在莫斯科的大道上行走,他用他的真善美感染了每一个与他错肩而过的行人。

  

优秀奖:陈庆怡《他人有罪,我亦有罪——读<>有感》

2012年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书采用了书信,元小说叙事和话剧等方式,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主线围绕着计划生育这个大问题,通过描写姑姑的一生,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近60年的农村生育史,其中很多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又引人深思。好的作品总是常读常新的。《蛙》也是,有着不同经历的人或经历了不同事情的同一个人,每次看这本书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小说刚开始,插叙了“我”在读大羊栏小学时组队吃煤的这件事。莫言通过这件事反讽利用职权开便利之门中饱私囊的人。“肖下唇拿着一块煤,翻来覆去地看,不吃,脸上带着轻蔑的神情。他不吃煤因为他不饿,他不饿是因为他爹是公社粮库保关员。伙夫老王惊呆了。他手上沾着面粉跑出来。天哪,他手上沾者面粉!当时在学校伙房就餐的除了我们校长和我们教导主任之外,还有两个在乡下驻点的公社干部”蝌蚪上小学是在1960年的秋天,当时中国正处于三年经济严重困难时期,刚经历完“浮夸风”“大跃进”“放卫星”等事情,各地虚报产量,国家信以为真,收了大量的粮食税,使各地存量所剩无几。自1959年夏天开始,全国开始大面积干旱,国内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天灾加上人祸,使得全国大范围内出现大批量“非正常死亡”。莫言并没有直接描写出当时的悲惨场景,而是用小学生吃煤和校领导吃面粉这一事情暗讽基层干部不顾人民安危和生命,将最后一点存粮中饱私囊。

紧接着,通过对大爷爷事迹的描写引发对善与恶的思考。日军司令杉谷闻知大爷爷医术高超,想要将他招降,便把老奶奶、大奶奶和姑姑绑架到了平度城中,扣做人质。姑姑说在平度城的三个月,他们有吃有喝,没有受罪,但对外却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受尽了日本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坚决不动摇。在那个时代,凡是日本人就全被说成是恶,善与恶以种族分以阶级分,地主无一例外被判为恶人,三代贫民则被认定为根正苗红的好人。这样的分类标准,又有何依据?

小说中的故事讲述者——蝌蚪。我觉得这是整部小说中,最虚伪也是最自私的角色。先从他写给杉谷义人先生的信中来就看。第一封信,蝌蚪对他充满了尊敬甚至可以说是有一些谄媚,说自己深受感动并从他的话中得到启发,会遵循他的教导以姑姑为题材继续写作。落款时也是充满敬意的用了您的学生:蝌蚪。第二封信,蝌蚪从杉谷义人的回复中知道了平度城驻守的日军指挥官正是杉谷义人的父亲,并回信说自己为杉谷先生反省历史的态度感到非常可贵和心疼。“如果人人都能清醒地反省历史、反省自我、人类就可以避免许许多多的愚蠢行为。“此时的蝌蚪完全将自己当成受害者,以一种”宽宏大度“的语气可笑地”原谅“杉谷义人,并在落款时写上蝌蚪,而不再是,您的学生。而在第三封信的开头,蝌蚪把敬爱的一词换为亲爱的,并说”历史是只看重结果而忽略手段的“”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人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终于控制住了人口暴增的局面。实事求是地说,这不仅仅是为了中国自身的发展,也是为全人类做出贡献。“蝌蚪在上一封信中称赞了杉谷先生能清醒的反省历史,而自己却认为计划生育下死亡的累累白骨是为全世界做出的贡献,是必要的牺牲,并毫不感觉有任何错误。以为历史辩护的姿态拒绝反思。

蝌蚪是一个虚伪懦弱的文人,或者说他代表了那个时代一部分的知识分子。默默忍受却不发声。他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去责备他人,却也默默享受着他人所犯之罪给他带来的利益。正如莫言所说,他人有罪,我亦有罪。他在第一任老婆王仁美私自怀孕时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的前途会被毁掉,强逼着她去流产。王仁美因为大月份流产大出血死亡后,没过多久,便在父亲和姑姑的劝说下娶了姑姑的助手小狮子。后来年过半百的小狮子,为了满足自己想要一个孩子的愿望,不择手段,且成功让陈鼻之女陈眉受孕。蝌蚪对这一系列的事情都秉持着“逆水撑船不如顺手推舟”的态度,他把这件事告诉李手告诉杉谷义人,高调痛心的说反对这件事,并把策划实施这件事情的袁腮和小狮子踩在道德底层,指责他们毫无人性。通过李手的一番话,蝌蚪的内心也得到了安慰,他抑制不住内心对这个孩子的渴望,认为自己对自己的责备已经充分到位,自己的心中再无愧疚,唯一需要的,就是准备好一切,等到这个赤子的降生,并开始对周围的人说谎,谎称小狮子怀孕了。“先生,大喜!我的儿子,昨天凌晨诞生。因为我的妻子小狮子是超高龄产妇。。。”这是元小说叙事的最后一幕,蝌蚪已经完全变成了他所鄙夷的人中的一个,厚颜无耻的自欺欺人。他在最后一封信中问杉谷义人“沾到手上的血,是不是永远也洗不净呢?被罪恶纠缠的灵魂,是不是永远也得不到解脱?”我对他的回答是是,真正的救赎是正视和反思历史,反省历史之痛,对生命心生敬重,而不是既然反抗不了就顺水推舟,同流合污。

小说的主角姑姑万心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也反映出她三个时期的不同心态和思想。而她不同时期的语言和思想也可以引发出我们的思考。

娃——送子娘娘时期

蛙是壮族人心中强盛的繁殖力和生命力的象征,也是他们的图腾。1953年到1965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俱兴,国家需要一大批人参与国家建设,便鼓励生育,所以蛙是当时人民的写照,而姑姑则是高密人心中的送子娘娘。刚学完新法接生的姑姑,接生的第一个孩子就是陈鼻。陈鼻是地主陈额的孩子,而姑姑又是一个阶级观念很重的人,但她在接生时却忘记了所有,只体会到新生儿通过自己的帮助降生的喜悦,一种纯洁、纯粹的人的感情。此时的姑姑只是一个赤诚的医生,对于用古法接生的”老娘婆“田桂花心中十分鄙夷,说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她的手上,可她没想过后来自己也会变成田桂花一样视人命为草芥的人。

姑姑为母牛接生时,与父亲的一段对话展现出姑姑对当时重男轻女的观念的不满。“她气哄哄地说:真是奇怪,女人生了女孩,男人就耷拉脸;牛生了小母牛,男人就咧嘴乐!“姑姑是当时村里为数不多的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女性,她对与当时妇女地位有不满,又因为自己革命烈士之后的地位,在当地很有话语权,在家中又是独子,所以敢于直言自己的不满,也敢于与男性辩驳。

哇——计划生育铁腕时期

到了1965年底,政府提出了计划生育。姑姑是公社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实施者。老乡们对姑姑的态度从前呼后拥变成冷眼相对。高中政治书上有一句话,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的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间冲突的根源。这句话在人际关系上也同样适用。人们总想要多生,多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子多福的俗语,也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儒家言论。起初作为接生的妇科医生,姑姑与乡民有着共同利益和共同目的,她被认为是救世主,也是神话,受到大家爱戴。而作为计划生育的执行者,姑姑不仅是一个医生还是一个政治家,她用自己学到的医术去贯彻执行一个政策,可以说她本身并没有错,执行行为和方式有待进一步讨论,可在贯彻之初就被视为人民公敌,就是出于利益的冲突。

在经历了男友叛逃、被劈腿、被诬陷、被批斗等一系列事情的姑姑失去了当初作为医生的一份仁慈,有的只是执行任务的铁血。王仁美和王胆等人虽属超生,可月份已经超出正常流产手术的限定,死亡几率非常大,而姑姑不顾孕妇安危,且在没有确’认过孕妇血型的情况下进行手术,这时的姑姑从救人的人变成一个杀人的人。甚至在王仁美死后主动或者极力游说蝌蚪去娶狮子。“夜长梦多!王仁美如果在天有灵,也会拍双手赞同。为什么?因为小狮子心好,她的女儿,能遇上这样的后娘,也是造化!而且,根据政策规定,你和小狮子可以要孩子,我希望你们能生双胞胎。跑儿,你可是因祸得福啊!”此时的姑姑已然变成一个双标的人,对外坚持计划生育,对内却仍希望自己的侄子多子。当初为妇女地位不平等鸣不平的万心荡然无存,变成了一个把女人当成生育工具,学会钻政策漏洞的人。这个时期惨死在姑姑手下的婴儿孕妇不计其数。

娲———忏悔

女娲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通过泥来造人,是万物之母。姑姑晚年选择嫁给泥人大师郝大手,由于他捏的一手好泥人,而且可以凭借姑姑对婴儿父母长相的描述,将被姑姑打胎的婴儿在现。万心在用这种方式对自己以前放下的过错进行忏悔。在文革时期,誓死不说假话的姑姑,晚年却假说小狮子怀孕了。她把这个孩子看成是当初王仁美一尸两命而失去的那个孩子,她用谎言的方式自我救赎。姑姑什么都不怕却怕蛙,这是她的心结,蛙声如哭,仿佛是成千上万的出生婴儿在哭。作为妇产科医生,出生婴儿的哭声原本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但姑姑不仅是一个妇产科医生,她的双手同样也沾上了上千成型或未成型婴儿的鲜血。她在蛙叫声中听到了怨恨委屈,仿佛是无数受了伤害的婴儿的精灵在发出控诉。

莫言毫不避讳的在自己的作品中谈论社会敏感的话题,反思历史,将历史以小说的形式剖析给读者看,血淋林的呈现在大家的眼前。这才是把写作作为一种赎罪的正确方式。莫言为社会发声,为历史反思视为自己的责任,并在作品中直言不讳,写作的灵魂大概就在此。作家善于用煽动性的话语,透彻的道理去让读者认识和了解事实,并引发他们对此自己的看法。以笔为剑,暗讽社会里存在的问题。莫言在序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里说到“只描写别人留给自己的伤痕,不描写自己留给别人的伤痕,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变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量,才是真正的大悲悯。”这就是莫言心中一直围绕不去的八个字:他人有罪,我亦有罪。